国家鼓励公务员本着“工作需要、学用一致”的原则参加学习、培训。然而,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不少官员成为社会上一些“天价”培训班的主要目标。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动辄数十万元学费的培训班已畸变成某些官员打造人脉圈的“名利场”与“资源聚集地”。(7月16日京华时报)
以前上学的时候,总是感叹学费动则千元的学费是多么的昂贵,但跟这66.8万元的后EMBA培训班的学费比起来也只是九牛一毛。然而,就是面对天价的学费,招生形式也是非常的活宝,报名呈排队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这培训班系北京大学开办外,报名参加的半数以上是官员。领导干部参加培训班,提升自身素质,开拓视野无可厚非,但选择如此天价的培训班,背后的原因值得推敲。
北大开办的“高大上”培训班,费用远远超出了一般官员的工资水平,就算是正厅级也屋里靠自身工资负担。如此,“天价培训费由谁埋单”变成为了众人心中的头号疑问。按照培训班负责人的说法,干部就读EMBA的学费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官员自己承担、所任职单位承担和商学院减免,但基本是后两者。
撇开由单位承担的方式不说,参训的干部只要能推荐3名企业家学院,学费就能得到减免。这种“官员请客、企业买单”的方式,不仅把官员的学费分摊给看企业家,还为企业家建立盼复官员的平台。如此一来,无论是官员还是企业家,其实参加培训班的目的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官员和企业家通过培训班成为了“校友”,校友之间便建立了丰富的人脉关系,如此一来,商人便能借助官员们的关系获得更多的稀缺资源和商业机会,官员也能通过公共权力来寻租谋利,形成政商利益错综复杂的腐败链条。
现今,中央反腐的力度可见一斑,但本应该有所收敛的天价培训班仍然是火爆不堪。官员们参加培训班并不是原本意义上的学习提升,而是为了建立更广泛的人脉,便于日后的权力寻租。这“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培训方式,又怎会没有相关部门的监管?
无论是天价的培训费,还是官员参加培训班的目的,如果相关的监管不到位,类似的畸形培训方式便能在这中央反腐的高压下侥幸生存下去。所以,相关部门在全力反腐时,切莫忘记培训班这个漏洞。
作者:何小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