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五花八门——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委员会、指挥部、办公室;时间自主掌控——常设型、阶段型、临时型;涵盖行业广泛——足疗保健、铲除豚草、西瓜办、馒头办、生猪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全国一次性减少13万余个各类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10月23日人民网)
一下子砍掉13万余个“协调机构”,一方面说明教育实践活动动了真刀子,至少在数量上有轰轰烈烈之势,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引人反思:啥样的土壤才会滋生出如此多的领导小组和议事协调机构?
不管是为西瓜销售服务也好,还是保证馒头质量也罢,各式各样的“协调机构”,虽然名称上便给足了网友的调侃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成立这些机构的原始动机是好的。比如“西瓜办”,目的就是在于给予瓜农合理的市场引导,维护良好的销售环境,而且有不办证、不收费、不盖章的承诺,群众并不会“吃亏”。
但这点“好处”并不会被更多的人接受。首先暴露的问题是机构的臃肿。在人民政府本就有各行业对口机构的前提下,比如对应农民生产的有农业部门、对应出行问题的有交通部门,仍然单纯为了某一件事在人员机构上做文章,会让群众本就觉得不小的政府部门数量显得更加巨大,还会给群众一种公职人员人浮于事的不好印象。其次是暴露了个别领导干部的特权思想。组长、指挥长、主任等等“一把手”性质的名号,让一些人过足了权力瘾,可以轻松对“协调机构”的成员呼风唤雨,“悠哉乐哉”。
各式各样“协调机构”的泛滥,其根源是个别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的错位。在他们眼里,做工作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任务,而且一动手就陷入了套路化思维,不管什么重大事项,第一反应多是千篇一律的“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的做法也就屡试不爽。
此外,考核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在工作监督考核中,上级部门似乎更看重下级单位的“重视程度”,而一堆带有“领导小组”等字样的红头文件,便是“领导重视”的直接体现,否则,在考核者眼里,“领导机构都没有,工作怎能开展得好?”
13万“协调机构”虽然砍掉了,但要防止又一批换着花样儿的协调机构登场,还必须配以更加严格的约束机制,明确既有工作部门职责,严格监督,方才能斩草除根。(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