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方正电子董事长、总裁杨斌 副总裁史建华
文/韩志国 曹素妨 陈鑫胤
写在前面:
四十年前,为了改变我国落后的铅排印刷面貌,让汉字跟上信息时代的脚步,1974年8月,由当时的第四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中国科学院、新华社和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五家单位,联合提出设立“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的报告,经国家计委批准,列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简称“748工程”。以方正集团的技术决策人和奠基者之一王选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与潍坊计算机厂、杭州通信设备厂、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协作单位共同努力,并得到新华社、《经济日报》等用户的通力配合,成功研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并大规模推广应用。届时,我国出版印刷领域“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这也成为中国印刷技术发展史上,继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后的第三座里程碑式的技术革命。同时,为汉字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及应用奠定了基础,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时代典范。
创新不停,发展不止。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又迎来了新的技术革命——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新的技术元素开始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一寸时空,生活从此不同,而这种不同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同样,传媒作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因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个崭新的时代,传媒业经历着一场凤凰涅盘式的艰难蜕变。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方正电子)是中国媒体技术领域创新的代表和先锋,作为数字化环境背后的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行业咨询专家,相较于传统媒体更需转型在先。立足于传媒领域,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继续引领传媒业的转型发展,是方正电子的使命,也是方正电子的课题。那么,这个媒体的“技术智囊”接下来将如何助力传媒在融合当中扬帆远航呢?让我们来听一听方正电子“舵手们”的方法论。
服务模式:实现媒体转型的“立足点”
记者:杨总您好!短短几年间,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从无到有,再到充斥于社会的每个角落,深刻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给人类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深层变革,传媒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面临全新的环境,方正电子这艘大船有哪些战略的调整,将驶向何方?
杨斌:方正电子凭借在印刷出版业20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服务于传媒行业20多年的经验沉淀,把脉媒体行业趋势的神经可能会比媒体从业者更加敏感。对于传媒行业近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深有体会,但实际上这种变化早在十几年前互联网兴起时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还是一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变化。直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迅速发展,以及终端用户决定未来技术走向和商业模式变化的时代到来,这种变化才因显著而被广泛关注,媒体因此面临技术创新及模式创新的新一轮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而与此同时,方正电子从未停止对媒体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和新的产业运营模式的探索与思考。我们将运用我们的智慧、谋略和胆识洞察市场,运用更加适合市场需求的商业模式来打通我们丰富的产品线,为媒体提供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从而更好的助力媒体实现弯道超车。主动融入行业转型的大势,完成自身模式转型,也已成为方正电子的新课题,立足媒体行业,方正电子要做的事情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模式创新,第二类是技术创新。
一、模式创新:向服务模式转型
二十多年来,方正电子的商业模式多数是一次性地将技术、产品和方案销售给客户,直到下一次新购或者升级。在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商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因为一种好的技术,最重要的是第一时间如何让用户使用起来,能真正带来应用和价值,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时时用到最新的技术,所以向服务模式转型成为必然选择。
目前,方正电子的服务模式涵盖了传统年保服务、授权服务、软件加服务、云服务等模式,在不同的产品中分别得到应用和落地。通过向服务模式的转型,我们和客户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双赢的合作关系。目前,方正电子的服务模式转型已经初见成效,2012年和2013年,方正电子服务收入持续增长,收入结构更趋于良性。未来三到五年,服务型收入有望达到公司总收入的一半。
二、技术及业务创新:立足优势,跨界发展
2007年以前,媒体讲求跨媒体出版、多媒体出版,与全媒体有所不同,跨媒体更多的是跨越不同的媒介形式,以前更多的是光盘出版。无论是跨媒体还是多媒体的概念,总是忽略了传统媒体。当人们谈起创新,传统媒体就不在建设范围内,这个概念是不对的,全媒体是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的来考虑构建技术平台的。报社和出版社用这个平台既能够出期刊,也能够出版互联网的电子读物,这需要围绕全媒体技术来研发平台,又要围绕全媒体生产系统的多种数据来源进行采集、编辑、数据库管理,以及多渠道的发布。
通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的基因,方正电子正以用户为中心、以技术为驱动,引导媒体客户数字化转型,同时加大在数字教育、企业应用以及大数据应用等领域的拓展力度,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开创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记者:您能具体谈谈方正电子立足媒体行业的这两类模式创新或者模式转型吗?
杨斌:一、模式创新:向服务模式转型
目前,方正电子的服务模式涵盖了传统年保服务、授权服务、软件加服务、云服务等模式,在不同的产品中分别得到应用和落地,主要针对硬件设备的年保服务仍然保留。
首先是授权服务模式。典型的是两类产品,第一类是字库,以前,方正字库出售的是光盘,光盘中存储了100多套字,包括前端用字、排版用字、后端用字,价格不一,购买光盘即可使用。现在,方正字库采用授权模式,即根据用户选择的使用范围或类别制定一个标准的授权价格,价格相对较低。相较之前的模式,授权模式的性价比更高,方正电子以这种方式降低客户的进入门槛。第二类是DMS(报社的安全出版系统),同样以授权的模式提供给客户,如果诸如人民日报社这类大型报社有全方面需求的话,相应的DMS就不是授权模式。授权模式降低了使用成本,尤其是初级使用成本,而对公司而言,则能获得一个稳定的长期收益。因此,方正电子与客户形成了双赢局面。
第二是软件加服务模式。虽然一些复杂系统软件的前期研发成本比较高,但是方正电子会设立合理的销售价格给客户。另外方正电子还与客户约定了“年服务”,即收取年服务费,此后,客户将会获得公司及时的服务响应,也包括这个系统的版本升级。以前一套软件三五年更新换代一次,客户也要随之反复购买新产品。现在软件每半年更新一次,而且免费提供给客户,这些都属于“年服务”的范畴。针对报业变革期全媒体、新媒体技术更新较快的特点,面向报社、出版社提供的采编系统、全媒体系统等,以及面向印刷厂提供的流程系统等,都采用了软件加服务的形式,用户能够使用最新的软件,公司也能够每年得到稳定的收益,对于支撑进一步的研发大有裨益。
第三是云服务模式。指客户不需要安装系统,只要有浏览器,通过云服务的方式,就能提供服务。建立数据中心,然后通过BS结构,设置好服务器,获得帐号后,用户就能很方便的使用服务了。移动出版、舆情等公司业务通过采用云服务模式,均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二、技术及业务创新:立足优势,跨界发展
在实践服务模式转型的同时,方正电子也在积极思考如何拓展新的业务方向,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利用技术积累,在深耕出版、传媒行业的同时,方正电子也在积极拓展数字教育、企业应用以及大数据等方向。
首先,数字教育。教育信息化是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未来二十年将有巨大投入,方正电子立志要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用数字技术改革现有的传统教育模式,让优势的教育资源能够惠及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教育指导。这些在传统教育模式做不到的事情,今天通过数字技术就能够做到。方正电子利用在出版传媒领域积累下来的排版、移动、云计算等技术,开发面向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生、家长等的应用系统,部分开发成果已经在几十所学校的试点中获得好评,现在正加大推广力度。未来我们将以创新的营销模式和技术方案,力争在数字教育领域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其次,企业应用。对于企业的内容管理、发布,甚至其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内容发布,我们也可以提供服务,来帮助企业黏住潜在客户。我们将在传媒领域应用了二十多年的信息编辑加工、管理、发布等技术,经过适应性修改推广到企业,目前已经取得典型应用的突破。
再者,大数据应用。目前,我们正在借助检索技术、数据挖掘等技术积累,构建诸如金融、能源、家电、传媒等垂直领域的大数据系统,面向企业提供舆情、竞争情报、辅助战略决策等信息服务,今年方正智思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也已经正式推出并开始广泛试用。比如,现阶段我们正在其提供服务的海尔公司,这是一家家电企业,家电行业在互联网上也有很多内容,如受众在电子商务网站上的购物信息、评价商品的信息,这对于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公司能够得知下一代产品的改进点,对于企业的产品规划、策略制订都有帮助。
技术融合:打造新形势下的“媒体矩阵”
记者:方正电子作为中文印刷与传媒行业领先的技术、服务提供商和行业咨询专家,在媒体融合元年到来之前,就一直致力于服务媒体行业的全媒体变革与发展。在这过程中方正电子始终坚持的理念是什么?又是如何把控媒体行业的发展态势的?
杨斌:从激光照排系统到新闻采编系统,到彩色印刷及远程传版等技术,方正电子深刻的影响着报业印刷、新闻内容生产等各个环节。在传媒产业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方正电子依然能够应时应势,不断推陈出新,引领报业技术的发展。我们始终坚持的理念是,持续引领传媒技术发展走向,为传媒行业提供领先的技术、服务和咨询,成为传媒行业用户最密切的合作伙伴。
我认为传统媒体目前的处境是:不转型,即死亡。中央敏锐把握媒体变革大势,着眼未来媒体发展全局,做出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也说明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技术及政策推动下的必然。
我们注意到,媒体传播方式的每一次变革,都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变革,也带来媒体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的融合发展就反映了这种变化,把握媒体融合趋势,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生存发展的必修课,媒体需要积极应变,探寻新的发展路径。
记者:您对未来媒体的形态有怎样的预期?对曾经辉煌的传统媒体今后的发展有着怎样的理解?
杨斌:未来媒体的形态,一定是融合发展下的形态:
一、媒体融合是报道的融合
我们所说的报道融合是内容、渠道和平台的融合,生产优质的内容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但生产方式和传播路径正在发生变化,即从传统媒体扩展到网端、移动端、社交媒体等载体。抢占入口,已成为传统媒体实现弯道超车的出口。传统媒体抢占网络入口,就要构建新形势下的“媒体矩阵”。
有了新媒体矩阵后,还需要优化重构采编流程,打通采编力量和报道资源的任督二脉,以巩固壮大新媒体力量,在传播渠道上实现融合。但融合报道不是多种媒介报道形式的组合堆砌,而是基于互联网的核心报道平台,根据新闻内容的时间和空间特点,以最适宜的媒介手段,融合使用多种技术形态的报道形式。
报道的融合最重要的是媒体和用户的融合,新媒体是把用户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资源,把用户的信息作为巨大的财富,收集用户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分析用户需求,强调用户体验,在了解用户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精准推送,将最适合的产品迅速传递到用户的手中,与用户共鸣,共创价值。
二、媒体融合是经营的融合
传播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开放的经营模式,媒体的经营已经逐步由单一的纸媒广告经营向全媒体、多元化营销管理的方向转变,这就要求媒体打通媒体之间的壁垒,能实现合作互利。另外以用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是大势所趋, 媒体的经营模式也要以用户为中心,才能发挥其竞争力,占领核心优势。因此在经营方面,对用户的分析和画像非常重要,只有掌握了用户的需求,才能为用户提供精准的营销。
三、媒体融合是产业的融合
“企业媒体化”“媒体企业化”是新传媒生态下的两大基本趋势,浙报传媒、凤凰传媒、中南传媒等一批实力雄厚的报业集团已经勇敢地迈出了跨地区、跨行业融合的重要一步。传统媒体凭借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可以充分发挥其社会中介的角色价值,通过介入更多产业进行产业融合发展,将自身的定位从第三方或社会中介转变为一个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传统产业或者企业进行整合传播营销,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营销传播服务。
传统媒体曾有过自己的“开元盛世”,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好景不长”。时代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止,也不允许等待,曾经辉煌的传统媒体也不会是例外,必须坚持“变”的法则,砥砺前行。以都市报和行业报为例。都市报可以立足于本地,做好本地服务。当然,本地服务不只是新闻类的资讯服务,如《澳门日报》,在一个人口只有四五十万的地区还可以达到两三万的活跃量,这要归因于其把新闻资讯服务之外的本地生活服务和文化服务放在了一起。都市报具有其天然的优势,立足于一个城市或者区域,立足于自身的品牌优势,深耕挖掘,提供更多服务,这样才能够“门庭若市”。行业报则另有“隐情”,即面向一个行业的垂直领域提供信息服务,触角很多,客户量自然会成正比的“丰满”,而且可挖掘的价值也很有深度。每一个行业都是一个垂直领域,行业报若能充分挖掘用户资源,产生的价值或许比都市报还高。
敞开胸怀,拥抱新技术,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方向。勇敢转型,将自己的基因注入到新的媒介形态中,通过对新的媒体形态的开发留住自己的立场、理念和观点,留住自己的历史、技巧和人才,这才是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之路。
记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缺乏创新技术的生产很难满足大家的需求。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移动新媒体市场的快速增长,传媒行业对于技术的需求也愈加强烈并一直致力于自己研发新技术,或者与科技企业寻求技术合作。您认为,传统媒体怎样才能更好的弥补技术短板?
杨斌:在我看来,如果一个报社愿意转型,重新优化机制、调整战略、梳理流程、设置岗位,技术并不是问题,问题是这部分能不能推得动,阻力能不能克服得了。
具体而言,首先,媒体需要思想上重视起来,从内容为王,到敞开胸怀,积极拥抱新技术;接下来就是行动上主动,积极采用、实践新技术;不可忽视的是,弥补技术短板,在新技术的研发或应用上都需要资金支持;同时,人员支持必不可少,媒体需要增强技术团队队伍,提高技术人员在媒体机构中的地位等;最后,传统媒体还要积极与传媒技术企业合作。
大数据:认识世界新的“方法论”
记者:“大数据”、“云计算”近来可谓是互联网领域的“热词”。对于媒体行业来说,大数据的根本在于什么?新华网也在加快“数据新闻”的建设,其在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表现突出,“数据新闻 聚焦天下”在国内外重大新闻报道中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您如何看待“数据新闻”的未来潜力和价值?
杨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海量的数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改变着新闻的生产方式。由于数据和信息的庞杂,公众对媒体的可信度下降,而客观、公正的数据更易受到青睐,数据新闻应运而生。
简而言之,数据新闻是一种以大量数据和信息为依托的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它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运用可视化的手段呈现给受众,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给新闻业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可以说,数据新闻也是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和新闻内容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技术厂商提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与服务将有效推进这种新闻生产方式或者说是报道形式的发展。
然而,数据新闻更多的是以数据来报道新闻,报道的形式有很多,如图式化的形式。它只是一种报道方式或者新闻呈现形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大数据的核心实际上是提供了一种我们去认识世界的新的方法论。
牛顿利用实验发现的定律,对于过去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功不可没。如今,基于数据认识世界,得出的结论和从前则大不相同。以前,通过实验寻找规律;现在,通过数据挖掘相关。大数据往往找不到因果规律,但只要有一个相关规律证明两个事情是相关的,就潜藏着价值。例如,沃尔玛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飓风来临时蛋挞销售量会增加,发现这种数据相关性之后,公司执行者不会去分析因果关系,只要利用这个结果,在飓风来临前夕储备足量的蛋挞,并且把蛋挞放在跟飓风用品相关的地方,比如说绳索、手电筒,以此促进销量。所以,大数据提供了一种人文的认识世界的新的方法论。
对于传媒行业怎么利用大数据,我理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大数据,所谓内容大数据并不仅仅是把媒体自身的内容资源数字化,同时还要把其他相关内容“拉拢进来”,去做相关性分析。比如沃尔玛,把销售数据和天气数据结合起来,进而产生价值。二是用户大数据,除了订户(受众)数据,也就是与人相关的数据,还包括诸如举办活动产生的数据、与用户互动产生的数据等行为数据。通过对这些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实现“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正确的人”,读者转化为消费者,从而实现媒体的价值。
面对传媒新生态,传媒行业背后的技术支撑力量——方正电子,及时调整行驶方向,以新的机制和新的理念来面对媒体融合这种新的生态关系。那么,在具体的实施层面,目前有哪些新工具和新产品等是针对新的传播生态和转型中的媒体而研发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方正电子探索出了哪些媒体行业通用性的战略?在技术、业务等方面,已经通过哪些具体举措来推进媒体融合的进程并取得显著成效?对此,方正电子副总裁史建华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答。
“通用”应对:向“本地”和“深度”发展
记者:史总您好!据了解,方正电子在出版技术领域和媒体技术领域的战绩非常不凡,在这两个领域的技术应用过程中,您总结出了哪些有助于媒体行业发展的通用性战略?
史建华:报业面临技术驱动下的转型,从科技环境来讲,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计算已经对各个行业包括媒体产生深刻的影响,技术应该辅助媒体向“本地”和“深度”发展,转型做“融合媒体”,做“环境监测者”和“服务供应商”,具体体现在:
首先,基于媒体融合的全媒体生产系统在内容或新闻生产层面实现了数字化,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选题,把最新的热点、重点进行数据化呈现。记者的经验能力结合数据决策,可以找到普遍存在、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的最好的选题。记者在撰写文章时, 借助于大数据,采集全网数据,能够更全面,更客观,更真实的反映整个社会基本面的状况和各界的态度、立场分布,并可对内容的传播力作出跟踪和评估,实现内容和技术的充分结合。
其次,随着眼球向移动互联网的转移,我们面向媒体的新媒体矩阵建设也在加速媒体向互联网化的转型,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实现多渠道的覆盖,改变过去内容的简单转场,而实现匹配终端特性传播多样化的转身,实现不同年龄、兴趣取向的读者互补,有效提升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把内容通过技术从静态线性传播变成动态立体传播。
第三,有了好内容就需要经营,营销的数字化是媒体转型的关键也是难点,传统媒体一直处于注意力经济,靠一定规模的发行量,通过发行和广告变现。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时代,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基于用户的精准营销,通过用户的兴趣、爱好、行为、特征,将具有针对性的内容和服务直接提供给用户,直接进入行动经济。不仅如此,通过忠实的客户圈子力量和社会化传播,形成粉丝经济,根据研究用户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生产特色信息产品,点对点推送到用户手中,做到量身订做、精准传播,从而提高了新闻宣传的实效性。
记者: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在技术、业务等方面,方正电子已经做出了哪些具体举措,来推进媒体的融合进程?
史建华: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推出了融合媒体解决方案,包括融合媒体一体化平台、全媒体整合营销平台和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为媒体提供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深度融合解决方案,向平台化、移动化、集成化、云化转变。融合媒体一体化平台目前已经在《重庆晨报》和《新华日报》实践,全媒体整合营销方案也在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现代快报》以及《新疆大晨报》等媒体实现了应用……在众多报业集团转型发展进入资本运作、产业融合的探索阶段,我们也在不断创新,为报业提供全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服务。
抢占入口:催生媒体的“圈地运动”
记者: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圈都在加紧“圈地运动”的步伐,纷纷布局新媒体产品,寻找移动互联网的新入口,目前市面上的新媒体产品和信息化应用也可谓是琳琅满目。对此,您认为未来媒体的移动入口是什么?业界对此仍存有争议:有人说是浏览器,有人说是搜索,也有人说是超级APP,类似微信。对此,您怎么看?
史建华:谈到入口,必然先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争夺这个入口的价值何在?现如今,不论是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其中都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工具和服务来满足用户网络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但这些工具和服务本身是无法真正产生价值的,现如今互联网中已知的商业模式、盈利方式无不是建立在他们所吸引的用户及他们所带来的流量之上的。
一、移动互联网的定义是流量才有价值
所谓的入口,就是能带来甚至垄断流量的存在。它在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自然地完成了流量的转化,给拥有这个入口的工具或服务带去庞大的利润可能。故此,争夺入口也就相当于争夺流量、争夺实现互联网商业价值的所在。
而从营销角度而言,争夺入口就是争夺用户资源和消费者资源,也就是争夺商业模式的利润来源,毕竟不论是何种商业模式,其基础都是需要消费者消费,如此才能养活整个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
在移动互联网中,各种移动终端将人们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填满,而随着移动终端的进一步丰富,如可穿戴设备的普及等,移动互联网将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娱乐之外的衣食住行等各种需求都能在移动互联网中得以解决。
二、多入口是未来趋势
需求即入口,有平台和自建两种。像微信、百度搜索、360浏览器这样巨型的平台型生态系统,以综合性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并且以强势应用和社会化关系黏住用户。针对此类平台,媒体需以合作共赢的心态,各取所需,融合发展。
不管是宽松的,还是严苛的平台,最终都是在平台指定的框架内,体现媒体内容和服务的产品差异性,很难通过媒体的整体优势来体现价值。而且,平台对于用户数据的共享,较难有灵活自由的自主性。因此,媒体自建入口和后台体系是有必要的,这个不矛盾。
然而,要完成这样一种转型升级,除了技术以及体制机制方面一些转变以外,首先是要有媒体融合的思想。目前,媒体还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这是从物理结构上分析的。然而,在技术平台方面,媒体其实是各自为政的。所以方正电子在媒体融合方面,通过实践认为,媒体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走媒体融合之路。而媒体融合之路必须建设媒体融合的一体化的平台,即构建全媒体融合一体化的平台。
记者:为了迎合行业发展趋势,各类移动应用都不断地改变着其产品形态,手机浏览器作为信息的最大入口,也已从单纯的信息栏搜索网址导航,转变为内容聚合的信息平台。在此趋势下,手机浏览器未来又将会以何种形态将内容以最快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史建华:浏览器的定位早已泛功能化和平台化,不仅是浏览,也是应用的承载平台。也就是说,未来手机浏览器可以以任何形态给用户以服务。这在H5的快速发展以及百度在轻应用上的投入上可以略知一二。
现在大部分用户用手机看新闻,新闻门户网站曾经如日中天,现在客户量不断减少,就是因为大家有更便利的方式。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满足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移动化,用户要随时拿出来看。不太方便之处就是屏幕比较小,展示一个新闻有时候不如打开一张报纸,很多东西扑面而来,一眼就知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
如今产生了名为“柔性显示”的新技术,就像纸张,相当于显示器,实际上是一个数字产品,既可以打开很大,折叠很小,还可以随身携带。如果这个概念产品被生产出来,未来也许就可以替代纸张了。但是无论如何,媒体介质会发生变化,但是新闻或者说新闻出版这个行业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