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市委、市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开展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县市区党政“一把手”离任时,将对其任职前后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对比考评,使生态文明建设真正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人民网7月14日)
近年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造福子孙后代的科学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地方政府在做出涉及环境保护决策时,也在工作方式上有所创新。比如,加强与群众的互动,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这是可喜的现象。但部分地方仍旧存在环境保护让位于经济发展的现象,引发群众不满,恶化党群、干群关系。究其原因,在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对主要领导干部的问责机制实施未真正落实,部分主要领导在涉及环境保护的事情上,本着片面的经济发展方向去思考问题,内心没有环境保护的责任压力,而组织部门未将环境问责纳入官员升迁考核中,相关监管部门由于职权单一,对当地环境保护失责人员也往往难以进行问责。这就使得环境保护工作成了某些决策者眼里的次要因素,错位的政绩观、群众观导致的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这种无视环境保护、损害群众利益、引发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得现象值得反思。
相比而言,绵阳市的做法就值得提倡,该市明确提出对县市区主要领导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离任审计,若审计结果为生态环境恶化,市委、市政府可对离任干部进行约谈,促使其认识到在任期间的生态业绩不佳,在新岗位上应重视提高生态业绩。组织部门对离任干部另有任用时,要将其生态业绩纳入考虑。
这样的做法若真正落实,势必会会给县市区的决策者们沉重的压力,势必会让他们清楚的意识到处理好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上级组织部门对他们政绩的评估,更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政治命运,不再有因为经济发展方面的突出政绩掩盖自身作为决策者对当地环境保护的渎职责任的侥幸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