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是凤凰网对跟谁学CEO陈向东的专访,标题是《微信打败移动,跟谁学打败新东方?》。本来觉得好笑,点进去一看,发现原来是个标题党,其实陈向东的本意是说未来跨界竞争是一大趋势。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们今天的社 会,习惯于“不明觉厉”地嘲笑或追捧,并且习焉不察,这样的状况,已经持续很久了。
说实话,如果不是见过陈向东本人,我也不会点开这则新闻看的。
我只见过陈向东一回,就是在刚刚过去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陈向东作为演讲嘉宾分享“教育O2O创新”。那次我很吃惊,因为在我的习惯性认知里面,陈向东不是属于我们这个圈的,而是属于那个圈的;我们这个圈是开放、创新的互联网圈,他们那个圈是保守、传统的教育培训圈。想想看,陈向东以前可是新东方的二把手啊,高大上的总裁啊,没想到也竟然跑出来创业了,跑到我们互联网行业了,而且搞的还是什么在教育O2O平台上找老师的。
O2O模式,已经不新鲜了。这个行业人傻钱多,但是也有极大风险,据我所知,目前在教育界还没有巨头出现。而且,我对O2O一直是不看好,尤其是教育O2O,因为以前总是三天两头听说哪个公司挂了,哪个公司死得很惨,一大批挂了又死、死了又挂的行业,能有什么前途。
所以,我固执地认为,这是一个弱爆了的、过热又过气的、不会有什么前途和钱途的事情。
但是听完互联网大会上陈向东的报告,我发现我错了!
陈向东的报告,从一个很特别的点切入——“连接”,“站在未来做今天的决策的时候,我们就要看看未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而未来的重大变化是人和人的连接方式发生变化”,跟谁学就是一个连接的平台,把机构、老师和学生、家长连接了起来,在移动互联的大背景下重构今天的学习场景、习惯和方式。
不能否认,这样的观点确实很有说服力,现在是一个人人互联、万物互联的时代,而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连接,比如微信,比如QQ,比如淘宝,比如京东,重新定义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重新塑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对许多行业巨头产生巨大冲击,就像开头提到的《微信打败移动,跟谁学打败新东方?》里陈向东所说的:
“你会看到诺基亚被打败,某种意义上说不是被三星,而是被一个跨界的苹果打败的。就如今天中国移动的业务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我们后来发现不是被联通,也不是被我们所谓的电信,而是被跨界的腾 讯的微信所受到了威胁。那同样的意思,做教育行业的一个跨界的创新的时候,我觉得如果要取得最快的速度的话,一定在企业外部。”
连接,跨界,是我对陈向东所做的跟谁学从不了解到了解所获得的第一层认知。我开始认定这是一个对我创业有帮助的案例,于是就不自觉地在网上搜索跟谁学的有关信息,渐渐明白其背后的逻辑:当中小教育机构开始觉醒与突围时,势必会借力于教育O2O平台跟谁学,这是一个帮助中小机构升级的绝佳机遇;当更多的老师不愿意被学校和机构所束缚,希望获得更多个人品牌的增长时,他们也会充分考虑跟谁学这样的平台,因为这个让更多老师走向个体化、个性化、独立化的一个契机;当学生和家长面对传统行业信息渠道不畅,又有找一个好老师的诉求时,他们势必会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利用跟谁学平台的优势,通过大数据分析,把老师和学生匹配得特别精准;世界越来越开放的趋势加速了全球化的资源共享,利用跟谁学平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意接入互联网就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比如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也都享有和在大城市里的学生一样的学习机会,使贫富差距不再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更让我震惊的是,跟谁学这个才成立一年的企业,早在去年年底就获得了5000万美金的A轮融资,破了小米保持的国内A轮融资纪录,而且到目前已经有18万老师和1.6万机构入驻平台。我惊讶于这个数据,是因为我也在创业,也接触过一些教育平台,深深知道,仅用一年时间就拿到这样的成绩,实在是“难于上青天”啊!
我想,从今天开始,应该时刻给自己一个警醒:再也不要在不了解的情况下随意地嘲笑、轻视、否定别人,否则,那将是对自己无知的极度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