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登封网讯 大米粥熬至软糯,加入切碎的蔬菜,再慢火熬制,出锅后晾至适宜的温度……每天6:00,53岁的张富明都会准时起床,为孩子们准备既可口又便于消化的流质早餐,每天不重样。
一日三餐、膳食辅助、清理卫生、护理按摩、康复训练……每天15个小时,全年无休,张富明坚持了17年。2000年,36岁的她成为“爱心妈妈”,开始接收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到自己家生活。
初春的阳光温暖而和煦,1岁8个月的小许却无法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在阳光下玩耍。“孩子出生即被诊断为小儿脑性瘫痪,遭家人遗弃,被市儿童福利院收养,随后和我一起生活。”张富明一边对记者说,一边给孩子按摩双腿。她告诉记者,这样的按摩在市儿童福利院的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每天早、中、晚各要进行一次,每次一小时,能增强血液循环,促进肌肉、关节活动,有助于小家伙的康复,让他尽快站起来,“现在我家里寄养有两个孩子,小的是‘小许’,大的叫‘小王’。‘小王’有轻度智力障碍和视力障碍。”
张富明的家在静海区城区,因为在一次儿童福利公益活动中受到触动,2000年时,她和亲戚一共3家,申请成为全市首批试点寄养家庭。经验成熟后,市儿童福利院在静海设立养护基地,她在做“爱心妈妈”之余,还兼任养护基地的主任。目前,全市一共有78个寄养家庭,生活着211名孩子,其中72个家庭、201个孩子在静海。
“因为绝大多数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残疾,在市儿童福利院的支持下,我们在养护基地建立了康复中心、启智课堂和太阳花幼儿园,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康复。这些年,我累计照顾过6个孩子,最大的‘盈盈’已经长大成人,结婚成家。”张富明告诉记者,寄养制度的最大优越性,就是让孤残儿童回归家庭,感受家庭的温暖。在这条充满爱的道路上,她会继续走下去。